找到相关内容373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走向平等的经学观——现代中国佛学研究的方法论反省

    史的禅学写作》。  悟入实相。古哲慧发天真,慎思明辨,往往言约旨远,取譬虽近,而见道深弘。故如徒于文字考证上寻求,而乏心性之体会,则所获者其糟粕而已。[35]  他自己虽写出了《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》...

    冯焕珍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2644447.html
  • 佛教哲学的基本型态与论述方法

    阐发佛法本义,但是不论使用教内或者教外或者二者皆以使用,绝对不可反客为主或去精华而就糟粕,违背佛法的基本精神,遗忘任何理论皆是为了方便,悟解方便性格。  上述两种解释型的佛教哲学,并不只呈现于现代,...

    郭朝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5144502.html
  • 高鹤年:名山游访记(1)

    翠竹苍松。溪声山色头头是道。脚脚有路。乃始约略记之。仅糟粕耳。民国元年。避乱沪上。狄楚青先生。提倡宗风。并办佛经流通处。佛学丛报。魏梅荪刘朴生诸先生。劝将参访事迹编为游记。濮一乘先生。为登入丛报。...

    高鹤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44344635.html
  • 只为辜恩始报恩

    巨大和不容忽视的力量,至于如何发扬其中的精华,弃除其中的糟粕,有必要再作进一步的深入和探讨。 类似《药师经》的大乘经典,诸如《法华经》和《无量寿经》等,相对本经而言,其中的宗教气息还是很浓很...

    王绍番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2446129.html
  • 结戒原委与制戒原理

    或者是最动人心弦的爱情,但是 舍却重要的亲情爱情,却把一些枝末的名闻利养收拾起来, 这是“已吐还复食”,把名利的糟粕再吃下去,与其这样, 不如回去照顾亲情,...

    释昭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93046488.html
  • 彭际清与戴震的儒佛论辩

    ,不用置疑是从张横渠说的“圣者至诚得天之谓神者太虚妙应之目 , 凡天地法象皆神化之糟粕尔”(注60)而来。依佛教性相二门来看的话,张子说的这几句话,是可以被归纳于性相二门的。因为可以把“神者太虚妙应之...

    释慧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0846848.html
  • 试论“法住智”思想之开展

    出现歧见,是无可厚非的事实。不过,有一点应该要特别留意的就是,彼此之间的讨论一定要先找出有没有交集点,再来即是要清楚研讨的目的与用心,这才不致于让自己重拾古人的糟粕。  二、“法住智”的意义  一向以来...

    释开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70747570.html
  • 研究生读佛经笔记

    的误解:认为它是一种封建迷信,是麻醉自己的思想糟粕。  其实,恰好相反,它是让人们怀着宇宙的心,去过好现象界的生活,以出世的心态去做好入世的事情。它不主张无知无识,而是希望能用智慧破除遮蔽,达到自在...斗争为纲”的时期里,佛教被曲解为封建统治阶级用来残害人民思想以巩固其统治的工具,被扣上了“封建糟粕”的大不赦罪名。甚至到现在,在很多不了解佛教的人眼里,佛教仍是教化的手段,让人安于现状,泯灭个性。但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5047716.html
  • 赵州录(2)

    亦答你不得。”  校记  ①“问”前,径山本有一“僧”字。  247、问:“凡有施为,尽落糟粕。请师不施为答。”师叱尼云:“将水来添,鼎子佛。”  248、问:“如何是般若波罗蜜?”师云:“摩诃般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3747835.html
  • 大慈恩寺志

    得法门之糟粕,然失玄源之淳粹。今束出策赍,并目击玄宗。幸复独秀万方,颖超千古,不立功于参糅,可谓失时者也。况群圣制作,各驰誉于五天。虽文具传于贝叶,而义不备于一本。情见各异,禀者无依。况时渐人浇,命促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2648093.html